韌性資訊
首頁 navigate_next 韌性資訊 navigate_next 科普輯要 (2025) navigate_next 03. 快速工業化的包容性起源:殖民銀行網絡對台灣經濟奇蹟的持久影響
03. 快速工業化的包容性起源:殖民銀行網絡對台灣經濟奇蹟的持久影響

快速工業化的包容性起源:殖民銀行網絡對台灣經濟奇蹟的持久影響 

 

對東亞奇蹟的主流解釋往往忽略了包容性經濟機構的作用。本研究探討了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895-1954)台灣建立的一個包容性銀行機構如何增強中國國民政府戰後推動快速工業化的能力。殖民地台灣的去中心化、自下而上的銀行系統允許地方精英創立商業銀行,為農民和企業家提供服務,並形成廣泛的銀行網絡。這一歷史銀行系統在戰後的「大推動政策」(big-push policy) 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該政策通過國有化銀行部門來資助快速工業化,因為這些商業銀行即使在國有化後,仍然沿襲殖民地銀行網絡繼續運作並擴展新分支機構。我們的研究表明,在戰後快速工業化期間,擁有更多鄰近戰前銀行分支的鄉鎮往往增長更快。我們還通過檢查貸款的因果效應和選擇效應,展示了公司層面的渠道。

 

作者: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黃景沂、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學生鄭紹鈺

 

原文出處: http://dx.doi.org/10.2139/ssrn.3982154